《金涵赋》原文及现代文解读
原著/刘江东 解读/怹烎地理
2025.05.09
图片
第一节 人物简介
刘江东,字渊则,又名七碗、添碗、晚年号刘白头。江西省于都上老(古名上牢,今于都县葛坳乡)人,生于大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972年,享年88寿)。其时杨筠松因黄巢破京城,避难江南,应江西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节度使卢光稠之请为卢光稠葬母,任卢光稠参军的刘江东崇慕杨公堪舆神术,遂与同乡曾文辿拜杨筠松为师,从游其门。
刘江东是杨救贫先生的主要传人和杨公堪舆理论实践的主要记录者之一,为杨公堪舆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著有《三宝经》一书传世。刘江东传道,不拘姓氏,好学者则传之。刘江东去世后,葬在上老村下山虎形,,与其父同葬,坟墓至今保存完好,惜其后人重修坟茔时误改了碑向,坟墓右侧已生白蚁。刘江东故乡、广东丰顺等地还保留有刘江东所勘定的阴阳宅,至今乃兴旺发达。
第二节 《金涵赋》原文摘录
第一章 造化生成
天地造化,阴阳所钟,璿玑玉衡,义齐七政。盖五星璀灿,炫天机地轴之玲珑;玉髓玄明,识阴静阳动之造理。三台应金马玉堂之宿,六甲见琼楼宝殿之龙。台伏(胎腹)三十六传,高齐云而低近水。劫煞一十二路,居后坐而应前宫。
第二章 发龙过峡
冓分孤角度踪,峡出崩洪降势。若能明牝牡交媾之情,可识阴阳融结之义。盖三阳从地聚而升,三阴自天生而降。是以有阳嘘阴吸之道,阴静阳动之理。阴强阳弱,弱就强而成物,阳柔阴刚,刚就柔而济生。
第三章 接迎放送
大抵气脉弱者而秀隐,来情强者而粗浮。顺脉短迟而正求迎接,逆脉雄急而架折安排。生脉活动而生来死受,死脉粗蠢而弃死挨生。急脉露逼太浮,饶让架粘而作。缓脉脑平粗匾,正求迎斗而收。气息冲背,譬无义小人之辈。气从顶入,喻忠厚君子之流。外看急缓,内枕死生。合脚临头,临头合脚。淋头不合脚,合脚不淋头。
第四章 审明穴法
穴按玄机,图分妙诀,定二十四倒影之落头,法三十六穴情之指节。明格局之正斜,定名区之体要。铺毡展席,微茫细认交襟。灰线草蛇,沉缓须看住绝。生龟尾死鳖背,皆余气上生来。仰乘息俯生胎,尽生气中裁剪。窟息气皮珠乳,阳弱正求。突金硬块节苞,阴强架折。
第五章 倒杖标准
况者气有聚散断续之别,脉有高低崩堑之殊。不先尚其饶借,何以究其精微。以界限立标准,浅深自见。用倒杖定向坐,偏正无移。老嫩同行而最吉,雌雄相感以为奇。若见单雌单雄,难以入手,切认股明股暗,界限均之。
第六章 穴法玄微
信乎,气脉行乎地中,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雌雄见于龙家,牝牡安于穴内。内方以安,外圆以应。左右透漏而莫尽其精血,上下包承而可见其情性。盖脉双来取短而单取实。曲来取横而横取直。散脉取聚而聚取全。正脉取斜而斜取正。左来挨右而右来挨左。八路详观,方宜下手。无情者气从脑散,有意者脉秀下完。阳脉不饶而白朽生,斗脉太宽而黑腐作。穷阳离脉太脱,应知木根虫蚁烂棺。尽阴余气雄收,最忌凑球檐开井。
第七章 阴阳配合
大哉乾坤交合,体父母生成之道;阴阳品配,定男女房室之居。盖古贤先圣,真机奥典,焕焕乎若天渊之风月。用之无穴,以无余矧。甄陶造化之玄,讵宜泄此。实朝贫墓富之术,奚可漏哉。
第八章 审明砂水
于戏,阴阳造化本自天然,砂水明堂合成吉凶。砂怕逼凸、尖直、冲破、斜飞,水嫌仰返牵潜、激割、冲射。砂毋动风,水忌空亡。水爱如玉带形兮,砂喜似屏风戟架。虎让龙,龙让虎,端然坐穴不动八风。砂关水,水关砂,宽大明堂能容万马。
噫,成矣哉,龙穴有经,砂水有法,真机罔不悉备,秘要诚有周焉。
图片
第三节《金涵赋》主要内容
初学地理时,吾师尊曾云:为避免误入歧途,就不要看理气书籍,可专研堪舆“四赋”--《地理赋》、《穴情赋》、《金涵赋》、《千金赋》;堪舆“三宝”---《神宝经》、《至宝经》、《天宝经》,此均是历代明师家传或授徒之秘。若再加上《一粒粟》、《疑龙经》、《撼龙经》二经,无需其他书籍了。时有师尊常悉心指点一二,便可上山“寻龙、点穴、察砂、识水、立向”,展现神功足矣。只要不贪小图大,其相度地理术必达中级以上档次,也可混得一世英名!现跟大家一起解析《金涵赋》,期望众多爱好者能获真知!
《金涵赋》主要围绕古代风水堪舆理论展开,具体内容如下:
造化生成:强调天地造化源于阴阳凝聚,五星、玉髓等体现阴阳动静之理,还提及三台、六甲以及台伏(胎腹)和劫煞的相关情况。
发龙过峡:阐述寻龙过程中,通过分辨龙的孤角度踪、峡的崩洪降势,明白牝牡交媾、阴阳融结的关系,知晓三阳从地升、三阴自天降以及阴阳相互作用之理。
接迎放送:指出气脉的强弱、来情的不同情况,以及对应顺脉、逆脉、生脉、死脉、急脉、缓脉等不同脉相的处理方法,同时强调气息入穴的不同表现。
审明穴法:讲述定穴的玄机和妙诀,包括二十四倒影落头、三十六穴情指节,以及根据格局正斜、定名区体要等确定穴法,还介绍了不同穴位特征及处理方式。
倒杖标准:说明气有聚散断续、脉有高低崩堑的差异,要通过界限确立标准、用倒杖定向坐,注重老嫩同行、雌雄相感,分辨单雌单雄和股明股暗。
穴法玄微:强调气脉行于地中,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阐述雌雄、牝牡在龙穴中的体现,以及内方外圆、左右上下的关系,还有不同脉相的取穴方法和注意事项。
阴阳配合:以乾坤交合类比男女房室,强调古贤先圣关于阴阳配合的奥秘,认为这是重要的堪舆理论,不应轻易泄露。
审明砂水:指出阴阳造化天然,砂水明堂共同决定吉凶,列举砂和水的不良形态,如砂的逼凸等、水的仰返等,也说明理想的砂水形态,如砂似屏风戟架、水如玉带,还提及龙虎相让、砂水相护、明堂宽大等。
图片
第四节《金涵赋》原文及现代文解读
原文导读:第一章造化生成
天地造化,阴阳所钟,璿玑玉衡,义齐七政。盖五星璀灿,炫天机地轴之玲珑;玉髓玄明,识阴静阳动之造理。三台应金马玉堂之宿,六甲见琼楼宝殿之龙。台伏(胎腹) 三十六传,高齐云而低近水。劫煞一十二路,居后坐而应前宫。怹烎解读:天地之间的一切创造化育,是阴阳二气凝聚的结果。就如同观测天文的璿玑玉衡,其意义与七政(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相契合。那璀璨闪耀的五星,彰显出天地间玄妙机巧、地轴运转的精巧奥秘;而玉髓的晶莹透彻,让人能认识到阴静阳动的创造化育之理。三台星对应着金马玉堂等星宿,在六甲之地可以看到如同琼楼宝殿般尊贵的龙脉。台伏(胎腹)这种地形有三十六种变化传承,高的可与云齐平,低的则接近水面。而劫煞有十二种不同的分布走向,它们居于龙脉的后坐方位,与前宫相互呼应。
第二章发龙过峡
原文导读:
冓分孤角度踪,峡出崩洪降势。若能明牝牡交媾之情,可识阴阳融结之义。盖三阳从地聚而升,三阴自天生而降。是以有阳嘘阴吸之道,阴静阳动之理。阴强阳弱,弱就强而成物,阳柔阴刚,刚就柔而济生。
怹烎解读:在寻找龙脉的过程中,要分辨龙的孤角度数和踪迹走向,而峡谷的出现往往呈现出崩洪般的下降气势。如果能够明白牝牡(雌雄)相互交合的情状,就可以理解阴阳融合交结的意义。大概来说,三阳之气从大地汇聚而上升,三阴之气自天空生成而下降。所以就有了阳主发散(嘘)、阴主吸纳(吸)的道理,以及阴主安静、阳主运动的原理。当阴气强而阳气弱时,阳气弱的一方会趋向于阴气强的一方而形成万物;当阳气柔和而阴气刚健时,刚健的阴气会与柔和的阳气相配合来促进生命的延续。
原文导读:第三章接迎放送
大抵气脉弱者而秀隐,来情强者而粗浮。顺脉短迟而正求迎接,逆脉雄急而架折安排。生脉活动而生来死受,死脉粗蠢而弃死挨生。急脉露逼太浮,饶让架粘而作。缓脉脑平粗匾,正求迎斗而收。气息冲背,譬无义小人之辈。气从顶入,喻忠厚君子之流。外看急缓,内枕死生。合脚临头,临头合脚。淋头不合脚,合脚不淋头。
怹烎解读:大致来讲,气脉比较弱的时候,其秀美之态往往隐藏不显;而来势强劲的气脉则显得粗犷浮浅。对于顺向而来且短而迟缓的脉相,要正面去迎接;对于逆向而来且气势雄急的脉相,则要通过架折等方法来安排。有生机的脉相灵动活泼,应该顺着生机的方向来取穴接受生气;而没有生机、显得粗蠢的死脉,则要舍弃死的部分而靠近有生机的地方。如果脉相过于急骤且外露逼仄、过于浮浅,就要采用饶让、架粘等方法来处理。脉相迟缓且头部平坦、粗扁的,要正面去迎接、斗接而收纳生气。如果气息是从背后冲来的,就好比是没有道义的小人;而气息从头顶而入的,就如同忠厚的君子。在外要观察脉相的急缓,在内要依据生死的情况。取穴时要做到合脚临头(脚处的生气与头部相呼应),临头合脚(头部的生气与脚处相呼应),不能出现淋头不合脚(只有头部的气而脚处不相应)或者合脚不淋头(只有脚处的气而头部不相应)的情况。
原文导读:第四章审明穴法
穴按玄机,图分妙诀,定二十四倒影之落头,法三十六穴情之指节。明格局之正斜,定名区之体要。铺毡展席,微茫细认交襟。灰线草蛇,沉缓须看住绝。生龟尾死鳖背,皆余气上生来。仰乘息俯生胎,尽生气中裁剪。窟息气皮珠乳,阳弱正求。突金硬块节苞,阴强架折。
怹烎解读:确定穴位要依据玄妙的机巧,按照图中所分的精妙诀窍来操作。要确定二十四倒影的落头位置,效法三十六种穴位情状的指节特征。要明白穴位格局的正与斜,确定不同名称区域的关键要点。观察穴位周围如同铺毡展席般的地形时,要仔细辨认细微茫昧之处的交合汇聚。如同灰线草蛇般隐约的脉相,要沉稳缓慢地观察其停止断绝的地方。生龟尾、死鳖背这样的地形,都是由余气向上生发而来。对于仰着的地形要乘其气息,俯着的地形要取其生气之处,都要在充满生气的地方进行裁剪(确定穴位)。对于像窟、息、气、皮、珠、乳等属于阳气较弱的地形特征,要正面去求取穴位;而对于像突、金、硬块、节、苞等阴气较强的地形特征,则要采用架折的方法来确定穴位。
原文导读:第五章倒杖标准况者气有聚散断续之别,脉有高低崩堑之殊。不先尚其饶借,何以究其精微。以界限立标准,浅深自见。用倒杖定向坐,偏正无移。老嫩同行而最吉,雌雄相感以为奇。若见单雌单雄,难以入手,切认股明股暗,界限均之。
怹烎解读:况且气有聚集、分散、连续、断绝的差别,脉有高低、崩陷、沟壑的不同。如果不先注重饶借(在处理脉气时的一种方法,如让有余的一方迁就不足的一方等)的方法,又怎么能探究其中的精妙细微之处呢。通过确定界限来确立标准,那么穴位的深浅自然就可以显现出来。使用倒杖的方法来确定穴位的方向和坐向,使其不偏不倚。龙脉的老嫩能够和谐同行是最为吉利的,雌雄(阴阳)相互感应被认为是奇妙的。如果只见到单雌或者单雄(即阴阳不调和)的情况,就很难确定穴位,一定要仔细辨认龙脉中明暗不同的部分(股明股暗),使界限均匀合理。
图片
图片
原文导读:第六章穴法玄微
信乎,气脉行乎地中,乘风则散,界水则止。雌雄见于龙家,牝牡安于穴内。内方以安,外圆以应。左右透漏而莫尽其精血,上下包承而可见其情性。盖脉双来取短而单取实。曲来取横而横取直。散脉取聚而聚取全。正脉取斜而斜取正。左来挨右而右来挨左。八路详观,方宜下手。无情者气从脑散,有意者脉秀下完。阳脉不饶而白朽生,斗脉太宽而黑腐作。穷阳离脉太脱,应知木根虫蚁烂棺。尽阴余气雄收,最忌凑球檐开井。
怹烎解读:确实啊,气脉在大地中运行,遇到风就会消散,被水所阻隔就会停止。雌雄的特征在龙脉中可以显现出来,牝牡的关系要在穴位内安排妥当。穴位内部要方正以安稳,外部要圆润以呼应。左右两边即使有透漏的情况,也不能使其精华血脉完全散失,上下要相互包容承接,这样才能看出其内在的情性。大概来说,对于两条脉相同时到来的情况要取短的部分,单脉时要取实在的部分。脉相弯曲而来的要取横向的部分,横向的脉相要取直的部分。对于分散的脉相要取其汇聚的地方,汇聚的脉相要取其完整的部分。正的脉相要取其斜的部分,斜的脉相要取其正的部分。脉相从左边来要靠近右边取穴,从右边来要靠近左边取穴。要详细观察八个方向的情况,才适宜确定穴位。没有生气的龙脉气会从头部消散,有生气的龙脉脉相秀美且下部完整。对于阳气过盛的脉相如果不加以调和(饶让)就会产生白朽(如墓穴中的朽坏现象),斗脉(指穴位的某种形态)如果太宽就会出现黑腐的情况。阳气过盛且脉相脱离太过的,要知道可能会出现木根被虫蚁啃食、棺木腐烂的情况。阴气过盛且余气强劲时,最忌讳在靠近球檐(指龙脉的某种部位)的地方开井(确定穴位)。
原文导读:第七章阴阳配合
大哉乾坤交合,体父母生成之道;阴阳品配,定男女房室之居。盖古贤先圣,真机奥典,焕焕乎若天渊之风月。用之无穴,以无余矧。甄陶造化之玄,讵宜泄此。实朝贫墓富之术,奚可漏哉。
怹烎解读:伟大啊,乾坤相互交合,体现了如同父母生育子女的生成之道;阴阳相互匹配,确定了男女居住的房室之位(这里借男女房室来比喻阴阳在风水中的合理搭配)。古代的贤能先圣所掌握的这些真正的机巧和深奥的典籍,光辉灿烂如同天空和深渊之间的风月般美妙。如果运用这些道理却找不到合适的穴位,那就更不用说其他的了。这些能够鉴别和培育天地造化的玄妙道理,怎么能轻易泄露呢。这实际上是关乎家族命运,能使生者贫穷或使死者墓葬带来富裕的学问和技术,怎么可以随便泄露出去呢。原文导读:第八章审明砂水
于戏,阴阳造化本自天然,砂水明堂合成吉凶。砂怕逼凸、尖直、冲破、斜飞,水嫌仰返牵潜、激割、冲射。砂毋动风,水忌空亡。水爱如玉带形兮,砂喜似屏风戟架。虎让龙,龙让虎,端然坐穴不动八风。砂关水,水关砂,宽大明堂能容万马。噫,成矣哉,龙穴有经,砂水有法,真机罔不悉备,秘要诚有周焉。
怹烎解读:唉,阴阳的创造化育本就是自然天成的,砂(指穴位周围的山峦等地形)、水(水流)和明堂(穴位前的空阔之地)共同构成了吉凶的因素。砂的形态忌讳逼仄、凸起、尖直、冲破和斜飞等情况,水则忌讳仰返、牵潜、激割、冲射等形态。砂不能使风产生动荡(即砂的形态要能挡风),水要忌讳空亡(可能指水的形态或位置不佳)。水的形态最好是如同玉带般环绕,砂的形态最好是像屏风、戟架般排列有序。在地形上,要做到白虎(西方)让青龙(东方),青龙让白虎,这样才能端正地坐在穴位上,不被八方的风所侵扰。砂要能关拦水,水也要能与砂相互呼应,宽阔宏大的明堂能够容纳万马奔腾(形容明堂的开阔和气势)。啊,完成了啊,龙脉和穴位有其自身的规律,砂和水也有相应的法则,真正的机巧没有不详尽完备的,这些秘密和要点确实很周全啊。
需要注意的是,《金涵赋》作为古代风水堪舆类的文献,其中包含了一些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理论,部分内容可能缺乏现代科学依据,应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聚富配资-专业实盘配资-期货公司配资-无息外盘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